聊聊宝宝的胎教和早教
自从有了孩子,总希望她能更健康、更聪明,这是人之常情。因此,关于早教的各种说法在网上五花八门、层出不穷。从孩子还没出生时的胎教,到出生后的早教,再到长大后的补习班,无论这些方法是否真的有效,为人父母之后,大概都免不了想试一试。
在我媳妇怀孕那会儿,我们也尝试过胎教,比如听听音乐、陪她说说话。不过都不是正儿把经去做,音乐就是日常听听,至于聊天,这就是生活日常啊,主要还是觉得没什么实际作用。看到网上有人分享胎教经验,说每天要读诗、唱歌、讲故事……在我看来,这多半只是在贩卖焦虑。
从我个人的科学认知来看,宝宝在肚子里的时候,听力其实还没发育完全。到了孕晚期,或许能隐约听到羊水晃动的声音,但外界的声音是否好听,他们根本没有任何概念。但如果一直听同一首音乐的话,宝宝熟悉后应该也会有反应的,这是我在媳妇孕晚期的时候发现的,大概是熟悉的音乐给了宝宝安全感吧,所以我们在做产前检查时,也给宝宝播放来安慰宝宝。

总之,与其刻意做胎教,不如好好照顾孕妈的情绪。孕妈心情好了,自然会传递给宝宝,这一点,我是深信不疑的。
现在宝宝六个月大,我们又尝试起了早教,内容也是从网上学来的。权当玩游戏了,如果用玩游戏的心态来看待的话,那就很轻松了。不管这些活动对她将来的身心发展有没有帮助,至少当下她是快乐的,这就够了。

其中一项是踩水袋:把塑料袋装满温水,放在地上或盆里,让宝宝踩上去感受水袋的弹性和触感。选择这个游戏是因为它简单、随时可做。不过宝宝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只是像平常一样随意踩了几下。所以这个游戏我们只做了一次,后来就没再继续。
我们还尝试过“捏豆子”的早教游戏。这是我妈妈从网上看来的,把红豆、绿豆装进袋子,让宝宝捏出来,据说能锻炼手部精细动作。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我们真的有必要刻意让宝宝做这种练习吗?
后来我意识到,虽然不必刻意,但这类活动确实有它的价值。随着宝宝精力越来越旺盛,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小物件都可以变成她的玩具。而给她玩什么、怎么玩,本身不就是一种早教吗?
其实回过头看,无论是胎教还是早教,我们都不必过于较真。它们不是非做不可的任务,更像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一种互动方式。在忙碌和疲惫的育儿日常里,偶尔尝试一些新鲜的游戏,不仅给宝宝带来不同的体验,也让我们自己从固定的节奏中跳脱出来,重新发现陪伴的乐趣。
本文到此结束,照片均为实拍,记录我们育儿经验的同时,也练练家庭摄影技术,欢迎关注公众号「奇安鱼日记」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