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比歇夫并没有建树丰功伟绩,可他建树的要比功绩的意义更为重大——那就是过得很好的一生。

就像这本书一样,并没有人人可适用的时间管理方法,但却让我们知道了时间管理的意义以及时刻保持在最大能力的边缘前进的样子,即使是像获得灵感那一刻美妙的状态都能通过方法让它出现的频率更高一点,还有人们常说的珍惜每一分不管是从时间上还是态度上,都是完全可行的,因为有人做到过,他就是柳比歇夫,一个计划生活的骑士、机器人,献身于他的方法的苦行僧。



道理我们都懂,但就是不去做,太正常了,因为这本书的作者也是这么想的,总觉得没意思。

作者在书里一直在通过各种小事来找柳比歇夫时间管理的意义,但在时间的证明下,柳比歇夫还是无懈可击,可能不是方法,而是人,是柳比歇夫对时间的理解。

柳比歇夫对时间的理解已经上升到哲学层面了,在他看来,浪费时间就好比夺走科学研究的时间,就好比滥用和抢走自己的服务对象的时间。他坚信,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不能乱用到怄气上,不能乱用到竞争角逐或满足虚荣心上。在他看来,对待时间的态度是个道德问题。

生命只有一次,所以要好好利用,很多事我们只会做一次,所以要好好珍惜。

通过柳比歇夫的事迹,我们知道了原来人的一年能干的事真的很多,他56年如一日的统计时间,把时间的利用精确到了分钟级别,可能有人觉得与其要浪费时间统计这些,为何不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呢?反正也不用像谁汇报。

因为柳比歇夫很早就意识到,达成人生目标需要耗费巨大的时间,所以他不断从生活中挖掘时间。一生忠于一个目标,柳比歇夫自己是幸福的;在别人眼中,也是令人羡慕的。

可能还会有人说把时间安排的这么严格会很无趣,其实这对柳比歇夫来说并不是,他对生活的乐趣,享受得要比我们多得多。不但睡得多,他还经常从事体育活动,至于领略山河景色那就更别提了。

当然柳比歇夫也是一个普通人,很多时候并不善于克制自己。他经常迷上同他完全无关的东西,纠缠到同他毫无直接关系的辩论中去。虽然人家抗诱惑能力一般,但人家系统整合能力强啊,论七八糟的知识也能为自己所用。有这么一句古老的谚语:一个医生,如果他仅仅是一个好医生,那他就不可能是一个好医生。对科学家当然也可以这么说。




以下内容为抄录和想法:

生活教我对什么事都不要因循拖延。仔细想想,生活实在是个任劳任怨的好当家

蠕虫那么长,人生可是那么短!

如果我们按照费道罗夫的意思去再现柳比歇夫,或者说,使柳比歇夫“复活”,做起来大概比其他任何一个人的“复活”都要容易、准确。因为有大量的资料和材料;换句话说,数据很多。他的一切空间和时间坐标都可以复制——某一天他在什么地方,都干了些什么,看了些什么书,都见到谁了,到哪儿去了。

 人工智能好样本

柳比歇夫肯定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时间感。
我同他见过两次面,在他日记中都有记载,时间记得十分准确——“1小时35分”“1小时50分”,然而当时他自然没有看表。我同他一起散步,不慌不忙,我陪着他;他借助于一种内在的注意力,感觉得到时针在表盘上移动——对他来说,时间的急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仿佛置身于这一急流之中,觉得出来光阴在冷冰冰地流逝。

?专注力的极致,感受到了时间的流动并充分利用。

时间的分配几乎同两千年以前的赛纳卡时代一模一样:“我们一生的时间,大部分用于错误及种种恶行;很大一部分虚抛浪掷,无所事事。我们整个一生,几乎都没有用来干应当干的事。”

 如何与时间相处 实干家造出了很多节省时间的工具,比如我们从下了马车上了火车,后来又下了火车上了飞机,我们自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所以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浪费生命。

幸福的人是不看表的;反过来说也对,不看表的人是幸福的。

?细想还真是,焦虑的本质,还没发财已经老了,还没恋爱就已经老了,怎么能幸福。

柳比歇夫每天都要结算他度过的时间,算出这个那个都用了多少小时多少分钟。

  有时候自己一天下来根本想不起来都做过什么事情,无从计算

??柳比歇夫的每篇论文,都有“成本”核算。这个核算是怎么做的?原来根本没有专门做过什么核算。他的时间统计法仿佛是一台计算机,自动提供了数据:写一篇文章,看一本书,写一封信,不管干什么,每道工序的时间都算得一清二楚。
时间比过去少了,时间的价格比过去高了。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但是仔细分析一下这个生命,可以说,最宝贵的是时间。因为生命是由时间构成的,是一小时一小时、一分钟一分钟累积起来的。现代的人对他宝贵的、奇缺的、干什么都不够用的时间,总是要这样那样地计划一番。??在上帝面前坦白,总要比在凡人面前坦白容易些。把自己的弱点、恶习、空虚等统统暴露在众人面前和自己面前,是需要勇气的。?一生的奋斗目标:创立生物自然分类法?

柳比歇夫的命运并非如此。他的一生是生气勃勃、和谐协调的。他孜孜不倦地追求自己的既定目标,在他的生活中是起了重大作用的。他一生始终忠于他青年时代的选择,忠于自己的爱好和理想。他自己认为自己是幸福的;而且在旁人的眼里,他的生活由于目标明确,也是令人羡慕的。

想起了之前在知乎看到的一个话题,说那些不玩游戏不混社交不抽烟不喝酒的人是不是很无趣

柳比歇夫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是满脑袋虚无主义、唯理主义的巴扎洛夫。在那个年代,柳比歇夫的许多同窗学友都模仿巴扎洛夫。这又是一个例证,说明文学主人公不只是对一代而是对几代俄罗斯知识分子起了积极的作用。他们在青年时期,同巴扎洛夫一个腔调,眼里只有自然科学;什么历史,什么哲学,统统是扯淡。

?这可能就是上一个问题的答案吧

??柳比歇夫很早就意识到,达成人生目标需要耗费巨大的时间,所以他不断从生活中挖掘时间。
· 一生忠于一个目标,柳比歇夫自己是幸福的;在别人眼中,也是令人羡慕的。?

工作越深入,面也越宽。先是需要认真研究一下数学,后来又轮到哲学。他逐步发现生物学同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所钻研的分类法,促使他批判地对待达尔文主义,特别是那种认为自然淘汰是进化主导因素的理论。他不怕人家责备他陷入活力主义、唯心主义,但应当研究哲学。
已经晚了,但他终于明白,他不懂历史不懂文学是不行的;不知道为什么,他还需要懂一点音乐……

好奇心驱动进阶广度,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

人在一年内能干多少事,能见识多少东西啊!太多了!每一份总结都显示了人有多大的潜力,每一份总结都使我们为人有那么充沛的精力而感到骄傲。人的精力,如果明智地利用它,能创造多少成果啊!此外,我头一次发现,一年原来有那么大的容量。

?正如这个章节的标题,总结的价值和意义

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没有想到是关心自我——似乎是再自然不过的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关心和兴趣。是研究自我?真奇怪。他反正是怪人。

  与其要浪费时间统计这些,为何不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呢?反正也不用像谁汇报,因为他是个怪人啊。

?第八章 时间之镜?柳比歇夫以他的总结为镜。这面镜子的水银有点儿特别:它照出来的不是人现在的面目,而是他过去的面目,才过去不久的。在一般的镜子面前,人在他自己的目光逼视之下,总要装出一副样子,装成什么样子倒无所谓,主要的是要装。镜子里照出来的,是他希望的那副模样。日记也会歪曲,不能真正反映人的心灵。
柳比歇夫的总结公正客观地反映了过去一年的历史。柳比歇夫的方法,以它细密的网眼,抓住了变幻无常的、老想溜掉的日常生活,抓住了我们没有察觉到的、损失掉的、不知去向的时间。??我们的记忆是靠什么?靠事件。我们的生活是拿事件来做标志的。它们仿佛是路标,路标之间却是一片空白……??用柳比歇夫的榜样来责备自己吗?这还得研究研究。这些个统计和总结会把人变得干巴巴的;唯理主义和时刻表会把机体变成机械,幻想丧失殆尽。??把自己的生活逐时逐分地事先计划好,安排得像工厂里的流水线作业——这值不值得?眼前放着一台计算机,不停地计算着你的失误以及你对自己的放纵——这未必愉快!??

柳比歇夫的方法,推翻它要比理解它容易。何况柳比歇夫并没有把它强加给任何人,并没有推荐给大家使用——它无非是他个人的工具,方便而不起眼,好比眼镜、用惯了的烟斗、手杖……

重要的是思想,方法不是这本书的收获,思想才是。

计划生活的骑士、机器人,献身于他的方法的苦行僧。

对柳比歇夫最恰当的描述

柳比歇夫按照他那尽善尽美的几何学来安排他的生活,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他的漫长的一生,没有重大的偏差,确认了他的方法的胜利。他在他自己身上做了实验,得到成功。

  时间的力量

柳比歇夫每天能做到的,仅仅是在他的日记中做记录,然后算出他软弱到什么程度,算出他为幸福付出的代价。在自己的面前做到这样坦率,需要巨大的精神力量。

?自己骗自己的时候太多了

柳比歇夫通过日期、姓名、事件的标签,把资料、照片等种种材料合理地保存在头脑中。在需要的时候,能像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那样,从脑中找到对应的材料。

 热爱自己的事业 行为系统化扩展化

柳比歇夫以其一贯的作风,把自己所有的倒霉事儿开列了一张清单作为对他的回答:

?果真什么事都要做列清单做总结,最后看着还挺有趣,过程可能很无趣,但为了结果,一切都值得。

?他的头脑可以称之为一部组装得非常出色的机器,专门生产思想、理论和批评。这部机器能生产问题。这部机器在任何条件之下都能运转,一丝不苟。这部机器被明确地计划用于最重要的生物学问题,从1916年起,连续不断地运转,也就是一连运转了56年,不出一点毛病。不,已经搞清楚,他本人并不是一个机器人,绝对不是:他感觉得到痛苦和悲伤,而且还会干出一些冒失的事来,给自己带来不快。所以在其他一切方面,他受一般人之常情的支配。

柳比歇夫显然不善于克制自己。他经常迷上同他完全无关的东西,纠缠到同他毫无直接关系的辩论中去。伦理学的各项公设同他又有什么关系呢?在这方面有的是哲学专家;他又何苦去写50多页的《评劳合·乔治回忆录》——这么做实在是太过分了,是不能允许的!只有无所事事的学究才会这么做……
有这么一句古老的谚语:一个医生,如果他仅仅是一个好医生,那他就不可能是一个好医生。对科学家当然也可以这么说。一个科学家,如果他仅仅是一个科学家,那他也就不可能是一个大科学家。当想象力和灵感消失时,创造性的源泉也就枯竭了。创造性的源泉也要求兼及旁骛,否则科学家就只剩下追求事实了。

抗诱惑能力一般,但人家系统整合能力强啊,论七八糟的知识也能为自己所用。

1965年,他忙于研究玻璃窗上由寒气冻成的花纹。他照了几十张、几百张花纹的相片,最终写成了《论玻璃窗上由寒气冻成的花纹》一文。
这一条小品文式的标题丝毫没有使他感到不好意思,虽然这是讥笑他再好不过的口实——瞧,有一位退休的教授想从玻璃窗上由寒气冻成的花纹中汲取学术思想啦!
从这众所周知的现象中还能搞出什么新名堂来呢?谁没有欣赏过严寒在玻璃窗上画出来的毛茸茸的灌木丛?哪个人都能发现这些图画同植物、蕨类、树叶和木本类植物有着出奇的相似之处。
问题在于这种花纹和人们对这种花纹的诧异已历时几百年,观察的次数不下于亿万次,因而不见得还能在这方面发现什么新的东西。但是在一个美妙的冬日,有一个人以任何时候、任何人都未这么观察过的角度来观察玻璃窗上的这些花纹,他并不是发现了相似,而是发现了相似的规律性。他至多只向前多迈了一步,从大家看过后满意地停下来的地方向前多迈了一步。

?上个问题的证明,将平凡变成了神奇。对于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来说,最不起眼的东西可以成为发现的源泉。但也不止科学家。

明白和理解可不是一回事。然而这些矛盾并未削弱他的力量。他对生活、对自己、对科学所做的种种思考并未减少他的积极性。行动的渴望在增长。思维在督促着他。他不怕别人向他询问他那不知疲倦的写作和他那精力充沛的活动,其意义何在。

这个作者一直在通过各种小事来找柳比歇夫时间管理的意义,或刻意尝试反论证来寻找,但在时间的证明下,柳比歇夫还是无懈可击,可能不是方法,而是人。

?我之所以对柳比歇夫产生兴趣,正由于他不是天才,因为天才是无法分析的,好在天才也不用去研究。??善于工作的人,时间总是够用的。

任何时间对他来说都是宝贝。时间是进行创造的时间,认识事物的时间,享受生活乐趣的时间。他对时间满心崇敬。原来,一生完全不像通常人们所认为的那么短暂。这里问题不在寿命长短,也不在工作安排得满满登登。柳比歇夫的经验在于充分使用一天中的每一个小时,一小时中的每一分钟,时时考虑实效。一生的时间是极长的时间,在一生中可以把工作干个够,可以读大量的书籍,可以学会好几种语言,可以出门旅行,可以饱听音乐,可以教育子女,可以在乡下居住,也可以在城里居住,可以栽培植物,可以培养青年一代……

  及时回复信件是礼貌,但也不是必须。

在私人通信中,任何义务都应当经过双方同意。我认为,不管是在官方关系中还是在私人关系中,众所周知的起源于柏拉图的伟大的缔约思想,是完全无可争议的。任谁都没有权利要求对方答复自己的信件,复信往往是由于通信双方协议好的,或者出于关怀(完全不是必需的)。

柳比歇夫却不然,他自己对自己提出要求,自己监督自己,自己监视自己,自己向自己汇报。
是不是向自己汇报?仅仅向自己汇报吗?我一而再、再而三地试图弄明白主宰柳比歇夫的那种感情。这种感情多半是感到有天赋的生命是无价之宝:不仅生命只有一次,不可复得,而且生命中的每一天也同样具有这种只有一次、不可复得的性质。

??柳比歇夫通过他独创的时间统计法做了研究和试验:试验在写、读、听、工作、思索等各方面,他到底能干多少,怎么干?他不让自己负担过重,力不胜任;他总是循着他能力的边缘前进,他对自己能力的掂量愈来愈精确。??如果每个人都能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那生活会变得多么美好!因为每个人的能力都比他自己感觉到的大得多。??

在理论上,连医学都无法想象人的机体能吃那么多的苦。人同钢铁一样,同导体一样,同混凝土一样,有其容许的负荷极限。可是人们突然发现,这个极限是可以超越的,人可以不靠体力活着——体力已经用完,人已经精疲力竭,但人还可以继续活着,继续活动,靠的不是医学上所说的那种力气,靠的是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满腔仇恨。在被围困的时间里,死并不令人吃惊——死是理所当然的——令人吃惊的是生命力:我们清除战壕中的积雪,运送弹药,作战。
战时的英雄主义自当例外,但在平时,不是也有会突然精神焕发、非比寻常的时刻吗?力量也不知从哪儿来的,如泉涌至,头脑变得敏锐了,想象力十分活跃……这种幸福的、如醉如痴的状态,在作家称之为灵感,在运动员名为巅峰状态,在科学家则叫作开窍;这种情况每个人都有——有些人不常有,另一些人经常有。人超越了自己,超越了他平常的能力和极限,这种情况是有可能发生的,重要的正是这一点。这么说,这是可能的。既然能有一次,那么为什么不能有两次,不能每天都这样呢?

遵循着自己最大能力的边缘前进,主动去建立好一个理想环境,让获得灵感那一刻的状态每天都有发生。

柳比歇夫并没有建树丰功伟绩,可他建树的要比功绩的意义更为重大——那就是过得很好的一生。

?就像本书一样,并没有人人可用的时间管理方法,但却让我们知道了时间管理的意义以及时刻保持在最大能力的边缘前进的样子,人们常说的珍惜每一秒是完全可行的,因为有人做到过。

随着对柳比歇夫文档的研究不断深入,作者情不自禁地回顾了自己——结果深信,他几乎以“低于自己”一倍的效率在生活。这是可悲的,但是作者至今还对自己的工作能力感到满意。

?人比人气死人

然而作者是不是在别的什么地方用了更多的时间,是不是他娱乐的时间比较多,或者沉湎于嗜癖的时间比较多,或者陶醉于大自然中的时间比较多?
如果真的这样,倒也罢了!不难证实,我们这部书的主人公不但睡得多,不开夜车,他还经常从事体育活动,至于领略山河景色那就更别提了。他对生活的乐趣,享受得要比我们多得多。
因此作者找不到任何“然而”作为借口。
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作者打算把一切归结为柳比歇夫的才华和这种才华的优越性。天哪,可并没有赋予才华以额外的时间……这里才华也帮不上忙。可能性最大的倒不如说是时间统计法在这里起了作用。
小小的时间统计法变成了生活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结果,柳比歇夫的时间多了一倍。这些时间是从哪儿来的?这是个谜。

  人的自我安慰能力相当强,但总结也是事实啊,人家就是时间管理好还挺轻松,自己就是瞎忙活还挺累,时间去哪了?不知道。

在他看来,浪费时间就好比夺走科学研究的时间,就好比滥用和抢走自己的服务对象的时间。他坚信,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不能乱用到怄气上,不能乱用到竞争角逐或满足虚荣心上。在他看来,对待时间的态度是个道德问题。

对待时间的态度是个道德问题,这已经上升到了哲学层面。

当然,伤心的是如今自己已经年华虚度,因而已无法利用柳比歇夫的经验了。甚至没必要去计算,到底曾无缘无故白白浪费了多少岁月和多少其他别的东西。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又应当有亡羊补牢的精神:既然任何一段时间都不算短,那就说明同时间建立一种新的相互关系在任何时候都不算晚。不管一个人的残年还剩多少,不管这一念头是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产生的!甚至可以说,时间剩得愈少,就愈应当更明智地使用时间。
但就是现在,当如此简单明了地得出了必需的结论之后,作者不知为何还是不愿意改正过来。总觉得这么做没意思。

?道理我们都懂,但就是不去做,太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