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hatGPT掀起的人工智能浪潮中,现在几乎人人都在用 AI 进行搜索问答,AI 直接给到我们答案,却也暗藏了一些认知危机,尤其是在 AI 创作越来越多的情况下, AI 再根据 AI 生成的内容进行学习训练,不管我们问什么问题, AI 总能给到看似正确的答案,结果可想而知,错误、无中生有也是常见的事。

比如我们想要搜索“学医救不了中国人”这句话是谁说的,相信在很多人在网上都看到过这句是鲁讯说的,但其实并不是,这只是后人对其弃医从文经历的概括。我们做一个小实验看看 AI 能不能回答这么简单的问题,现在腾讯在大力推元宝应用,我们就用腾讯元宝搜索这句话看看效果。由于现在网上已经有很多辟谣帖子澄清过了,联网的话必然会搜索到正确答案,断网后 AI 数据库基本都不是太新的数据,且数据有限,我们断网搜索试试。

图片

显然断网后,首句明确说了这句话源自鲁讯,虽然后面语境补充有说明并非鲁讯原话,但在一定程度上给人造成了误导,联网后在首句就明确指出了并非鲁讯原话。怀着好奇的心,我又试了下现在也挺火的豆包,结果如下:

图片

豆包竟然直接给出了错误答案,且没有解释说明这并非原话,由于豆包默认就是联网状态,没有联网断网的选项,所以这结果挺令人出乎意料,这也说明了 AI 现在阶段的不靠谱不稳定。再比如最近大量自媒体引用 AI 生成的“权威数据”称“80后死亡率突破5.2%,每20个80后已有1人去世”,后经专家辟谣为错误结论,AI 甚至虚构了数据来源。

说到底,还是因为网上内容太复杂了,如果没有人辟谣这些虚假信息,AI 就会学习利用,即便有辟谣信息,AI 也不一定可以搜索学习到,照样会给人错误答案,更别说现在一个人可以用 AI 一天生成上千篇文章,以后垃圾内容会更多,错误率应该也会上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觉得在自己兴趣的领域里,新建一个私人 AI 知识库是个不错的选择。

什么是私人 AI 知识库

在 AI 之前我们看到好的文章一般会放到在线笔记里,很多人总是在不停的收集文章,却从来不阅读他们,有一种收藏起来就是学习到的错觉,但由于在线笔记搜索功能比较传统,笔记利用率不高,AI 知识库就相当用 AI 大模型学习收藏的这些笔记,这些笔记就是我们的知识库,这时候我们直接问 AI 就好了,它会自动整理出最合适答案,完全不收外界信息影响,成为成为最懂你、最靠谱的私人助手。

怎么拥有私人 AI 知识库

目前国内各大 AI 基本都有知识库功能,比如最近比较火的腾讯ima.copilot,还有很早就有的秘塔AI搜索中的专题,周鸿祎大力推广的纳米AI搜索,还有刚出来部分功能还在内测的飞书知识问答,还有得到出品的 Get笔记,目前基本上都可以免费使用知识库。

值得一提的是Get笔记,这是一款主打 AI 驱动的知识管理产品,有一些特色功能,具体如下:

1.可以通过语音快速录入笔记,并且支持多种方言,虽然有的平台也有语音录入,不过没有支持多方言;
2.上传的图片信息能转换为可检索的文本,这个功能其他平台好像都没有。
3.上传的文章网页链接能自动整理成笔记,目前其他平台的知识库基本都要上传文件或者手动新建,秘塔到是可以通过网页链接记录笔记,不过是识别记录原文文章,这点我觉得比Get笔记好,毕竟整理后的笔记在 AI 检索时难免会对原句信息造成缺失。
4.精选的共享知识库,比如直接使用罗振宇的知识库进行搜索使用。不过共享的知识库较少,目前只有5个,数量远没有腾讯ima.copilot共享知识库多,主要是腾讯ima的知识库谁都可以共享,在质量上需要仔细甄别。
5.订阅直播和订阅博主,这个功能就比较厉害了,订阅直播就是你可以直接把得到或者视频号直播的预约二维码上传到知识库里,它就能自动替你看,并且自动总结直播内容和要点金句之类的。订阅博主就是每天帮你盯着这些博主,统计总结他们视频内容,支持订阅抖音、视频号、微信公众号的博主。这两个功能完全是节省了自己时间,让整理信息更高效。在飞书多维表格也有类似的功能,不过远没有Get笔记强大。

私人 AI 知识库的弊端

毕竟自己收集的信息数量有限,远没有互联网丰富,如果收集的数量不够多,那么生成的答案效果也会有所折扣。不过这个知识库挺适合企业搭建,低成本又能享受 AI 带来的便利,当然如果有能力搭建本地 AI 大模型就更好了。总之建议专业的问题问私人知识库,其他无关紧要的就用 AI 全网搜索,注意不管从哪搜索,都要善于多渠道互相印证结果,以保证准确性。